给医改开出一张中医处方

http://www.69jk.cn 2012年12月29日 来源:健康报

  用尽可能少的花费维护居民健康

  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团结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楼,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古色古香的中医诊疗区。诊区骨科诊室内,洛阳平乐郭氏正骨甘肃第三代传人郭景仲正在用祖传的膏药“二消散”为66岁的杜秀莲大妈贴敷。

  “我得的是骨性关节炎,疼起来没法走路。这个膏药特别对症,每次才花20元,还能医保报销,我贴了不到一个星期,已经能爬楼梯了。”杜秀莲告诉记者。

  二楼是中医理疗区,等待接受中医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熏蒸的社区居民满满当当。“针灸、拔罐十几元,熏蒸、腰颈牵引20元,我只要有个寒凉湿病、腰酸腿痛就过来,治疗效果好,也不贵。”一位患者告诉记者,该院的全科诊室设备很齐全,如果得了小病,一般是根据不同情况挂中医或全科号。

  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表示,这是他认为理想的诊疗模式。“甘肃省人口占全国的2%,GDP却只占全国的1%,是一个典型西部欠发达省区。这里的医改走不起发达地区的路子。”刘维忠表示,走一条有中医特色的医改之路,主要是基于甘肃的省情和对中医简、便、验、廉优势的考虑。但有中医特色不代表只支持发展中医,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让百姓便宜地看好病才是最终目的。

  力撑中医因历史欠账多

  对于甘肃省有中医特色医改带来的变化,甘肃的中医人感受最为强烈。

  首先是不断提升的硬件水平。“十一五”期间,该省累计投资6.23亿元,对2所省级、11所市级、32所县级中医医院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建设。累计投资1.81亿元,为大部分乡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了基本的中医药诊疗设备。“甘肃省的中医药投入超乎想象,我们很羡慕。”一位中部省份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人说。

  其次是不断增加的科研投入。“我记得以前大家都不太爱报科研项目,因为一个省级项目也就几千元经费,根本做不下来。”甘肃中医学院刘立教授说,“现在,省级课题经费已经达到每个项目10万元,大家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第三是加强中医人才培养。刘维忠介绍,甘肃省的目标是“十二五”末把目前1.7万人的中医队伍扩至4万人。为此,该省加大了师带徒、中医定向生培养和在职人员的进修学习力度。

  最让甘肃中医人受到鼓舞的是一系列中医药优惠政策的出台。如调剂中药制剂在全省使用,新农合对符合条件的中成药、中药饮片、全省调剂使用的院内中药制剂、以治疗为目的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全额报销等。

  但相关政策也引发了质疑。如甘肃省规定将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的床位补助标准提高到同级综合医院的1.5倍;参合农民到乡镇卫生院看中医、西医,挂号费分别为5元、4元,老百姓自付则分别为1元、2元;今年4月,该省发改委将中医药骨伤类医疗服务价格平均上浮40%,同时下调西医大型设备检查收费价格。

  该省一位大型中医医院的领导坦言,能感受到在中医药扶持政策出台后综合医院的情绪。“有人认为现在是‘抑西扬中’。但这种认识不够客观,事实是,政府对中医院发展的历史欠账过多,中医与西医根本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现在的政策只是在缓解、改善这一情况。”

  中医的作用渐为西医科室了解

  对于“抑西扬中”等说法,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米登海也有耳闻。他坦言,在本院也有西医医务人员对一些“偏袒”中医的优惠政策不满。这些政策包括,大力开展“西学中”工作,规定西医考高级职称时必须加考中医内容,占20%分值;西医诊疗科室诊疗过程中要积极邀请中医会诊,把综合医院中医药治疗人次占总治疗人次比例、中医治疗人数等作为考核指标,纳入年度考核等。“不过,更多的医务人员只是在最初有些疑虑,后来的实践让他们慢慢认同了这些做法。”米登海说。

  在该院ICU,一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57岁男性指着自己嗓子上敷着的盐袋说:“气管插管以后咽喉损伤疼痛,拿盐袋热敷效果挺好。”据该科护士介绍,类似的中医药疗法在该科已经普遍使用。

  该院中医科主任王世彪告诉记者,以前,中医根本融入不了西医科室对患者的治疗。而现在,通过“西学中”和执行中医会诊制度,西医对中医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同,“85%的患者诊疗中,西医会邀请中医会诊。而中医科大夫查房更是达到100%,并根据实际情况建议患者接受中医治疗。”

  据米登海介绍,与去年同期相比,该院今年的平均住院日减少了1.8天。今年上半年,该院贵重抗生素使用量同比减少35%,约合400多万元。其中,住院部减少量占总减少量的七成以上,约合280多万元,住院病人人均费用减少近300元,直接推动了该院均次住院费用的下降。

  “抗生素用得少了,感染患者没有增多,住院日持续下降,中医参与治疗是起了积极作用的。”米登海说。

  须拿捏好“并重”尺度

  采访中,一些长期关注甘肃省中医药综合改革的业内专家表示,在卫生系统,“中西医并重”方针虽然一直在提,但各地在落实中却并不同步,程度也千差万别。从力度来看,目前,甘肃省对该方针的落实力度最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衡量中医药到底能在有中国特色的医改中起到什么作用,甘肃省的实践将是一个很好的样本。同时,甘肃的省情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的基本国情,也因此,甘肃省医改未来的走向值得期待。

  “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改革,最难的往往是改变观念,这就需要拿捏好步骤、速度、力度。”一位专家说,对甘肃省来说,提振中医、中西医并重是路径,用尽量少的费用解决一方群众的卫生保健问题是目标。在改革中,要摆正道路和目标、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建议甘肃适时对改革成果细致进行阶段性、系统性总结,好的做法敢于坚持、推广,收效不佳的则要勇于修正,“希望甘肃能作出其他地区医改提供好样板,探出好路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