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烹饪需避开的六大错误

http://www.69jk.cn 2015年06月15日 来源:互联网

  错误方式一:切掉油菜和芹菜的鲜嫩绿叶、莴笋的叶子、白菜的老叶

  评点:蔬菜的几乎每一个部分都有营养价值,而其中绿叶是植物合成营养成分的工厂,也是营养之精华所在,扔掉它会极大地降低蔬菜的营养价值。比如说,白菜外层绿叶中的胡萝卜素浓度要比中心白色叶子高十几倍,维生素C也要高好几倍呢。又比如说,莴笋叶子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叶黄素含量都高于莴笋的茎。其实油麦菜就是叶用的莴笋,莴笋叶子甚至比油麦菜还要香浓。只是名词的差异,何以命运天差地别?

  对策:假如觉得混起来炒口感不爽,也不要把叶子扔掉,而是掰下来,另做一盘青菜,或用绿叶做汤、做馅,岂不两全其美?

  错误方式二:削掉茄子、萝卜、苹果、甘薯等的皮,撕掉番茄的皮

  评点:这些做法,也都是去掉了蔬菜的营养精华。茄子最令人称道的强健血管功效便来自茄子皮,它集中了茄子中的绝大部分花青素抗氧化成分,也含有很高浓度的果胶和类黄酮,丢掉实在可惜得很哪。辛辣的萝卜皮中含有相当多的异硫氰酸酯类物质,它正是萝卜防癌作用中的关键成分。苹果、甘薯和番茄的皮富含抗氧化成分和膳食纤维,也有一定的防癌效果。若能多保留一些皮,甚至把皮吃掉,显然更有利于健康。

  对策:吃菜还是尽量吃完整的,纯天然的感觉最好。不要追求特别脆、特别白、特别甜之类“境界”。如果觉得它们在色彩上或口感上有碍,可以在烹调方法上进行调整,或单独制成另一道菜。比如老北京风味的“炒茄子皮”和“拌萝卜皮”就别具特色,集健康和美食于一体。

  错误方式三:掐掉豆芽的两头、扔掉青椒生籽的白色海绵部分、扔掉冬瓜的白色芯部

  评点:豆芽中营养最丰富的部分并不是白嫩的芽柄,而是淡黄色的芽尖,而根则是纤维素最高的地方。费时费力地什么“择菜”,得到的实在是负效益。青椒和冬瓜的白色芯部都是维生素C含量特别高的地方,丢掉也很可惜。

  对策:如果习惯于把它们吃掉,会觉得口感其实很不错呢。就把它们洗干净扔进菜锅好啦!

  错误方式四:扔掉能够吃掉的骨头和骨髓、扔掉软骨

  评点:动物的骨头实际上是营养的宝库。通常大家认为它能够补钙,其实它的钙很难溶出被人体吸收,而其中的硫酸软骨素、骨胶原都是对美容非常有益的东西,松质骨红骨髓中的铁,白骨髓中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也是有益健康的宝贵资源。

  对策:把骨头多煮一煮,最好用高压锅压软,然后能嚼的尽量嚼碎,把汁液咽下,柔软的干脆吃掉。

  错误方式五:扔掉鸡鸭的皮、扔掉鱼的鳞

  评点:皮里面富含胶原蛋白,对皮肤有益。虽然脂肪高一点,但其脂肪的饱和程度较低。鱼鳞当中则不仅含有很多胶原蛋白,更有大量的钙。

  对策:用皮煮汤,使其中的胶原蛋白和香味物质溶出来,然后把油去掉,喝汤并吃掉已经很少油的皮。鱼鳞则可以刮下来,放在炖鱼的锅中小火慢炖,然后连汤汁吃掉。

  错误方式六:扔掉煮鸡蛋的蛋黄

  评点:蛋黄中含有蛋中60%的蛋白质,几乎全部的维生素,几乎全部的磷、铁、锌硒等元素,还有大部分B族维生素。虽然胆固醇都在蛋黄里,但对心脏有益的磷脂、单不饱和脂肪酸和甜菜碱、叶黄素等健康成分也都在蛋黄里。蛋白中含有88%的水分、蛋白质和钾,其他东西就很少了。扔掉蛋黄实在太可惜!

  对策:把鸡蛋煮得嫩一些,然后连蛋黄一起吃掉吧!如果觉得口感不佳,可以把蛋切成块,拌1勺水、少许酱油、几滴香油搅匀,你会发现蛋黄很好吃的。

  用最健康的方法烹饪“白肉”

  白肉是一个营养学上的词,广义上是指肌肉纤维细腻,脂肪含量较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肉类。白肉可以包括鸟类(鸡、鸭、鹅、火鸡等)、鱼、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甲壳类动物(虾蟹等) 或双壳类动物(牡蛎、蛤蜊)等。虽然三文鱼、煮熟的虾蟹等都是红色,也不能算作红肉。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学健康的饮食应少吃“红肉”而多吃“白肉”,因为鸡鸭鱼这类“白肉”比猪牛羊这类“红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更少。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应完全拒绝吃红肉。专家指出:白肉虽好,但吃法不正确或过量会有害,红肉中较多的饱和脂肪酸也并非一定有害,红肉富含矿物质尤其是铁元素,更是白肉不能替代的。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是相对的,几乎所有天然脂肪食品都同时含有二者。

  北美肥胖研究协会营养专家西木博士指出,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麻酸、亚油酸是大脑、眼睛、关节、血液以及免疫系统所必需的,但在人体中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但不饱和脂肪酸不稳定、易氧化,尤其是高温处理时极易被破坏,血液中的血脂和坏胆固醇正是脂肪被氧化后形成的固化物堆积所致。白肉在高温烹饪(如油炸、微波炉等)环境下,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后产生的自由基即毒素,已足以将其营养价值变成负值。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副教授于康也认为,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中也不是越多越好,过多就容易被氧化对身体不利。

  红肉中所含饱和脂肪酸较多,但天然的脂肪都是好东西。据西木介绍,美国哈佛等大学的研究证实,导致血脂、坏胆固醇升高的“元凶”,其实并不是天然的脂肪食品,而是对天然脂肪食品不健康的加工方式,如油炸或氢化以及过度加工的精制面粉和糖。饱和脂肪酸稳定、不易被氧化破坏,因此烹调红肉不会产生太多的自由基。此外,红肉富含矿物质,尤其是丰富的铁元素更使红肉因此而呈现为红色。西木认为,在现代大型养殖场拥挤的鸡舍、鸭舍以饲料圈养的鸡鸭,普遍存在着少运动、少营养、多毒素的特点,而牛羊则多采取放养方式,具有运动多的特点,在品质上较白肉略胜一筹。

  于康说,红肉与白肉的营养元素相似,人们可交替食用。但进食白肉时,烹饪方法要科学,尽量清蒸或是清炖,而少用油煎油炸。如果一定要用油,也尽可能使用植物油,有条件的家庭可用橄榄油。

  结语:女性们要多学习烹饪美食哦,掌握烹饪技巧,牢牢抓住他的胃!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