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卫氏正骨携手高校针推社 共启中医推拿传承创新新篇章

http://www.69jk.cn 来源:互联网

  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传统中医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中华医学瑰宝之一的正骨推拿技术,如何在现代化与数智化浪潮中实现传承与创新,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近日,百年非遗技艺“卫氏正骨定点复位手法”传承团队与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济舟针推社达成深度合作,通过技术交流、临床实践与人才培养等多维度联动,共同探索中医推拿技艺的现代化发展路径。这场跨越学界与业界的碰撞,不仅为推拿正骨行业注入新活力,更彰显了中医药“守正创新”的永恒命题。

  千年正骨技艺的现代突围:卫氏正骨的传承与革新

  从家族秘技到非遗瑰宝

  卫氏正骨的历史可追溯至清代,其创始人因自身腰痛难愈,在民间疗法基础上研创出“柔性手法”与“定点复位”技术,经家族代代完善,形成独特体系。2023年,卫氏正骨定点复位手法成功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卫羿廷成为这一技艺的年轻代表。

  “正骨不仅是手法,更是对人体生物力学的精准理解。”卫羿廷介绍,卫氏手法融合“摸、接、端、提”等传统八法,结合现代神经肌肉协同理论,使颈椎病急性期疼痛缓解时间缩短至48小时(传统治疗需72小时),慢性期功能恢复率提升至89.7%。

  科技赋能:从“手法独行”到“药械协同”

  面对当代白领群体高达67%的脊椎问题发病率(数据来源:《2021职场白领健康图鉴》),卫氏团队突破单一手法治疗局限,联合高校研发“龙安清®筋骨保健贴”。该贴剂以右旋樟脑、元胡、透骨草等天然成分为核心,兼具活血止痛与抗菌消炎功效,动物实验显示不良反应率仅1.5%。

  “药物外敷可弥补手法治疗的时空限制,形成‘1+1>2’的疗效。”团队技术负责人刘烨以及王曦侬指出。目前,该贴剂已进入临床试验筹备阶段,未来将与卫氏手法构成“院内治疗+居家康复”的全周期解决方案。

  产学融合:高校与非遗传承的“双向奔赴”

  济舟针推社的实践探索

  作为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的标杆社团,济舟针推社以“理论+实操”双轨培养模式著称,累计服务患者超2800人次。其特色在于将运动康复科学与传统推拿结合,例如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创新性引入核心肌群训练辅助推拿治疗。

  “现代人的脊椎问题多源于不良体态与劳损,需多学科协同干预。”济舟针推社指导教师表示。此次与卫氏正骨合作,正是看中其“手法为核、科技赋能”的整合医疗理念。

  技术碰撞:传统手法遇见现代康复

  交流活动中,卫羿廷现场演示了卫氏定点复位手法:通过触诊定位椎体错位,以巧劲实现“无声复位”,配合唐氏十三针疏通经络;济舟团队则展示了一套针对办公室人群的“工位推拿术”,利用筋膜枪与手法松解肩颈粘连。

  “传统手法重‘整骨’,现代康复重‘调肌’,二者结合能显著降低复发率。”参与讨论的曹氏原发点疗法创始人曹修行评价道。双方还就“数字化推拿教学”达成共识,计划共建VR模拟训练系统,解决手法教学标准化难题。

  健康中国下的产业蓝图:小膏药里的大市场

  ***行业痛点:从“依赖西医”到“中医方案”

  当前脊椎病治疗市场存在两大矛盾:一是西医疗法(如手术)费用高、创伤大,术后复发率达30%;二是传统膏药多含激素或刺激性成分,过敏风险突出。卫氏团队调研发现,80%的患者更倾向“非药物疗法优先”的绿色治疗。

  “我们的优势在于提供‘手法+中药’的纯中医方案。”卫羿廷表示。团队已与河南、云南等地6家医疗机构合作开设正骨门诊,并与足疗连锁品牌签订技术输出协议,推动疗法下沉社区。

  16万亿市场的“中医解法”

  据《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30年中医药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6万亿元。卫氏正骨以“医疗+消费”双轮驱动:一方面通过院校合作培养专业推拿师(已签约3所医学院),解决大专生就业难题;另一方面布局保健贴剂、家用理疗仪等衍生品,切入大健康消费赛道。

  “未来三年,我们计划在云南开设10家直营店,年营收目标267万元。”财务负责人透露。首轮融资将用于加工技术升级与AI辅助诊断系统开发,进一步降低人力成本。

  专家声音:非遗传承需要更多“卫氏模式”

  “卫氏正骨的产学研联动,为民间中医合法化转型提供了范本。”河南省骨诊协会会长卫建伟指出。随着《中医药法》修订,民间中医通过备案制、师承考核等途径获得行医资质,但技术标准化与商业转化仍是瓶颈。

  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康复学院院长评价:“高校需要卫氏这样的实战派,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技术,还有对中医人文精神的坚守。”据悉,双方将联合编撰《针灸推拿适宜技术手册》,并开设“非遗传承班”,培养兼具技艺与医德的复合型人才。

  让千年正骨“手”护国民健康

  从家族秘传技艺到国家级非遗,从单一手法治疗到“药械结合”生态,卫氏正骨的蜕变印证了中医药“古老不落后”的生命力。在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更多如卫氏正骨与济舟针推社的跨界合作正在涌现——它们既是传统的守护者,更是创新的破壁人。

  正如卫羿廷在活动尾声所言:“中医的传承不在博物馆,而在每一天的临床实践中。我们愿做一颗火种,点燃更多人对中华医学的信任与热爱。”(作者:卫羿廷 王曦侬)


 

精彩推荐

频道精选